院团概况
河南省曲剧艺术保护传承中心前身为河南省曲剧团,创建于1960年,是河南曲剧唯一的省级专业表演团体,素以剧目丰富、行当齐全、队伍精良而著称,现有在职正高级职称16人,副高级16人,中级以下60人,构成了老、中、青交替互补,高、中级相互协作的阵容优势。涌现了大批曲剧表演艺术家。河南省曲剧艺术保护传承中心排演了大批优秀剧目,多次获得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七部委“中国人口文化奖”、河南省人民政府文学艺术优秀成果奖等省级、国家级大奖。多部剧目被拍摄成电影,近60个剧目分别被中央和省电台、电视台录音、录像或拍摄成戏曲电视片。
2006年曲剧被文化部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河南省曲剧艺术保护传承中心承担着全省曲剧艺术的传承、保护、发展的重则。2014年,省曲剧艺术保护传承发展中心与中国戏曲学院联合开办曲剧本科班,共有18名青年演员成为首批中国戏曲学院“地方多剧种班”的本科学生。
获奖情况
● 《陈三两》入选“中华戏剧精品库”;
●《风雪配》入选“中华戏剧精品库”;
●《秦香莲后传》《背靴访帅》《红楼梦》《掩护》《赶脚》《游乡》《双美赞》《曲魂》获河南省第三届戏剧大赛优秀剧目奖;
● 《江姐》《五福临门》获河南省第四届戏剧大赛优秀剧目奖、首届中国戏曲“金三角”交流演出14项大奖、全国“人口文化奖”一等奖;
●《李豁子离婚记》获河南省第五届戏剧大赛铜奖;
●《阿Q与孔乙己》获河南省第六届戏剧大赛金奖、第三届中国戏曲“金三角”交流演出6项大奖;
●《吕不韦》获河南省第七届戏剧大赛金奖第一名及20余项单项奖)等。
院团概况
河南省曲剧艺术保护传承中心前身为河南省曲剧团,创建于1960年,是河南曲剧唯一的省级专业表演团体,素以剧目丰富、行当齐全、队伍精良而著称,现有在职正高级职称16人,副高级16人,中级以下60人,构成了老、中、青交替互补,高、中级相互协作的阵容优势。涌现了大批曲剧表演艺术家。河南省曲剧艺术保护传承中心排演了大批优秀剧目,多次获得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七部委“中国人口文化奖”、河南省人民政府文学艺术优秀成果奖等省级、国家级大奖。多部剧目被拍摄成电影,近60个剧目分别被中央和省电台、电视台录音、录像或拍摄成戏曲电视片。
2006年曲剧被文化部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河南省曲剧艺术保护传承中心承担着全省曲剧艺术的传承、保护、发展的重则。2014年,省曲剧艺术保护传承发展中心与中国戏曲学院联合开办曲剧本科班,共有18名青年演员成为首批中国戏曲学院“地方多剧种班”的本科学生。
获奖情况
● 《陈三两》入选“中华戏剧精品库”;
●《风雪配》入选“中华戏剧精品库”;
●《秦香莲后传》《背靴访帅》《红楼梦》《掩护》《赶脚》《游乡》《双美赞》《曲魂》获河南省第三届戏剧大赛优秀剧目奖;
● 《江姐》《五福临门》获河南省第四届戏剧大赛优秀剧目奖、首届中国戏曲“金三角”交流演出14项大奖、全国“人口文化奖”一等奖;
●《李豁子离婚记》获河南省第五届戏剧大赛铜奖;
●《阿Q与孔乙己》获河南省第六届戏剧大赛金奖、第三届中国戏曲“金三角”交流演出6项大奖;
●《吕不韦》获河南省第七届戏剧大赛金奖第一名及20余项单项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