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豫剧院一团前身为人民艺术家、豫剧大师常香玉创办的“香玉剧社”(创立于1948年)。1951年为支援抗美援朝,常香玉曾带领剧社到全国各地巡回义演,捐献“香玉剧社号”飞机一架,并亲自率团奔赴朝鲜前线慰问亲人志愿军。1956年成立河南豫剧院,全国各地的豫剧名家云集一团,有常香玉、陈宪章、赵义庭、王冠军、王素君、姜宏轩、高兴旺等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剧作家和演奏家。其优秀剧目《花木兰》由长影拍成电影,《拷红》 《断桥》 《大祭桩》等保留剧目多次获奖,1986年赴香港演出倾倒香港观众,1993年赴台湾演出誉满宝岛,曾多次为党和国家几代领导人专场演出,并受到亲切接见。2013年7月,组建新的豫剧院后,河南省豫剧一团更名为河南豫剧院一团。建团至今,一团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演出足迹遍布大江南北,一团的剧目唱腔响彻神州大地,所到之处,受到不同民族及各界观众的热烈欢迎。
六十余载砥砺耕耘香飘梨园,几度风雨春华秋实誉满神州。人民艺术家常香玉所倡导的“戏比天大、德艺双馨”精神激励并鼓舞着一团的前进与发展,贾庭聚、谷秀荣、王清海等第二代表演艺术家承前启后,深受观众的喜爱。当今一团舞台上更是群星璀璨、人才辈出,多人获“文华表演奖”、“ 梅花奖”,一大批优秀青年演员竞相争妍。优秀传统豫剧《五世请缨》《花木兰》《桃花庵》《义烈女》《红娘》《三娘教子》《泪洒相思地》《三哭殿》《大祭桩》《清风亭》《抬花轿》《女贞花开》《穆桂英挂帅》等久演不衰;新编历史剧《千古英风》《孝庄皇后》《血溅乌纱》《红颜钦差》《深宫怨》《魏敬夫人》《张伯行》以及移植京剧剧目《韩玉娘》等异彩纷呈;现代豫剧《黑娃还妻》《常香玉》《丹水情深》《大江北去》《家园》等广受赞誉。近年来,豫剧《常香玉》《丹水情深》等更是在中国艺术节、国家文华奖评选、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等重大活动中摘金折桂,屡创佳绩。2012年元月,《常香玉》荣获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精品剧目第一名,被写入河南省政府工作报告;2012年7月,《丹水情深》代表河南省参加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一举囊括创作金奖等9项大奖、16个单项奖,创造了我省在该项会演中的获奖之最;2013年12月,成为文化部确定的首批“全国地方戏创作演出重点院团”。全新打造、倾情创演的新编历史剧《魏敬夫人》入选“全国地方戏创作演出重点院团资助剧目”、省委宣传部“中原人文精神精品工程重点项目”、省文化厅“艺术创作生产重点剧目”,2014年先后参加甲午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暨第三届中国豫剧节开幕式演出、第四届全国地方戏(北片)优秀剧目展演开幕式演出、“向祖国献礼—河南省优秀舞台剧目北京展演”活动开幕式演出等活动,并获得第三届中国豫剧节优秀剧目第一名和十三届河南省戏剧大赛文华大奖戏曲第一名的佳绩,该剧业已拍摄戏曲电影,即将与全国观众见面。反映中原儿女为支持修建南水北调工程做出无私奉献的移民题材现代戏《家园》,圆满完成赴京汇报演出及工程沿线巡回演出,反响热烈。2015年,《魏敬夫人》《花木兰》入选国家艺术基金2015年度资助项目,立项数量和资助金额位列全省戏曲院团之首。2016年,由省纪委主抓的“廉政文化三部曲”压轴之作,最新创排的新编廉政历史剧《张伯行》已经立上舞台并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献演,正在开展全省优秀廉政剧目巡演。这些成绩的取得,进一步提升了豫剧在全国的影响力和竞争力,为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和河南省的文化强省建设做出了极大贡献。
河南豫剧院一团前身为人民艺术家、豫剧大师常香玉创办的“香玉剧社”(创立于1948年)。1951年为支援抗美援朝,常香玉曾带领剧社到全国各地巡回义演,捐献“香玉剧社号”飞机一架,并亲自率团奔赴朝鲜前线慰问亲人志愿军。1956年成立河南豫剧院,全国各地的豫剧名家云集一团,有常香玉、陈宪章、赵义庭、王冠军、王素君、姜宏轩、高兴旺等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剧作家和演奏家。其优秀剧目《花木兰》由长影拍成电影,《拷红》 《断桥》 《大祭桩》等保留剧目多次获奖,1986年赴香港演出倾倒香港观众,1993年赴台湾演出誉满宝岛,曾多次为党和国家几代领导人专场演出,并受到亲切接见。2013年7月,组建新的豫剧院后,河南省豫剧一团更名为河南豫剧院一团。建团至今,一团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演出足迹遍布大江南北,一团的剧目唱腔响彻神州大地,所到之处,受到不同民族及各界观众的热烈欢迎。
六十余载砥砺耕耘香飘梨园,几度风雨春华秋实誉满神州。人民艺术家常香玉所倡导的“戏比天大、德艺双馨”精神激励并鼓舞着一团的前进与发展,贾庭聚、谷秀荣、王清海等第二代表演艺术家承前启后,深受观众的喜爱。当今一团舞台上更是群星璀璨、人才辈出,多人获“文华表演奖”、“ 梅花奖”,一大批优秀青年演员竞相争妍。优秀传统豫剧《五世请缨》《花木兰》《桃花庵》《义烈女》《红娘》《三娘教子》《泪洒相思地》《三哭殿》《大祭桩》《清风亭》《抬花轿》《女贞花开》《穆桂英挂帅》等久演不衰;新编历史剧《千古英风》《孝庄皇后》《血溅乌纱》《红颜钦差》《深宫怨》《魏敬夫人》《张伯行》以及移植京剧剧目《韩玉娘》等异彩纷呈;现代豫剧《黑娃还妻》《常香玉》《丹水情深》《大江北去》《家园》等广受赞誉。近年来,豫剧《常香玉》《丹水情深》等更是在中国艺术节、国家文华奖评选、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等重大活动中摘金折桂,屡创佳绩。2012年元月,《常香玉》荣获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精品剧目第一名,被写入河南省政府工作报告;2012年7月,《丹水情深》代表河南省参加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一举囊括创作金奖等9项大奖、16个单项奖,创造了我省在该项会演中的获奖之最;2013年12月,成为文化部确定的首批“全国地方戏创作演出重点院团”。全新打造、倾情创演的新编历史剧《魏敬夫人》入选“全国地方戏创作演出重点院团资助剧目”、省委宣传部“中原人文精神精品工程重点项目”、省文化厅“艺术创作生产重点剧目”,2014年先后参加甲午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暨第三届中国豫剧节开幕式演出、第四届全国地方戏(北片)优秀剧目展演开幕式演出、“向祖国献礼—河南省优秀舞台剧目北京展演”活动开幕式演出等活动,并获得第三届中国豫剧节优秀剧目第一名和十三届河南省戏剧大赛文华大奖戏曲第一名的佳绩,该剧业已拍摄戏曲电影,即将与全国观众见面。反映中原儿女为支持修建南水北调工程做出无私奉献的移民题材现代戏《家园》,圆满完成赴京汇报演出及工程沿线巡回演出,反响热烈。2015年,《魏敬夫人》《花木兰》入选国家艺术基金2015年度资助项目,立项数量和资助金额位列全省戏曲院团之首。2016年,由省纪委主抓的“廉政文化三部曲”压轴之作,最新创排的新编廉政历史剧《张伯行》已经立上舞台并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献演,正在开展全省优秀廉政剧目巡演。这些成绩的取得,进一步提升了豫剧在全国的影响力和竞争力,为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和河南省的文化强省建设做出了极大贡献。